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民氓语义转换及周代氓之身份考察(2)

来源:农民致富之友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3-30

【作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要】:二、“民”、“氓”由族名向达名转化之语言学考察 为进一步探讨“氓”之原始语义,有必要对先秦文献中的“民”的概念进行一番系统的考察和深入的

二、“民”、“氓”由族名向达名转化之语言学考察

为进一步探讨“氓”之原始语义,有必要对先秦文献中的“民”的概念进行一番系统的考察和深入的研究。

以前,郭沫若先生曾结合文献和甲骨文资料,正确指出:“卜辞中无民字,亦无从民之字……《盘庚》、《高宗肜日》、《微子》那几篇《商书》都已经有了民字……但这无疑是经过后代儒家所润色的”[3]41。值得注意的,《尚书·周书》诸篇和西周时期的青铜器《班簋》、《大盂鼎》铭文均已屡屡言及“民”,以上表明,“民”的概念至迟于西周早期已经发生。

早在抗战时期,傅斯年先生曾从语言学角度论及“古者本无‘人’之一个普遍概念”[4]105,并提出“‘民’之一词亦疑其本为族类之名”[4]106的观点:

民、蛮、闽、苗,诸字皆双声,似是一名之分化。[4]106

(人、黎、民)三词,由部落之类名成为人类之达名者,盖有同一之经历焉。其始为广漠之部族,曰人、曰黎、曰民,似皆为丁口众多之种类。及其丧师,夷为下贱,新兴者口少而居上,旧有者口多而居下,于是人也黎也民也皆称为阶级社会之名,即社会中下层也。最后黎、民二字亦失其阶级性而为广泛的众庶之称,人乃更为溥被,成为爰颅方趾者之达名矣。自部落名变为阶级名,自阶级名变为达名,此足征时代之前进矣。[4]106-107

继傅斯年先生之后,徐中舒先生分别从语言学和民族学角度对先秦文献中“民”、“氓”之间的关系继续进行了系统的论述:

氓和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广大的土著部族。他们和历史上称为蛮或闽的人,都属同音同义的名称。在更古的年代里,他们就应属于同一族类的人群。他们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广大的劳动人民,他们就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。在印欧语系里以man为人的单数之称,以men为人的复数之称。在单音缀的汉语,虽无单复之分,但宋元以后称复数的人仍缀以每或们,如我每、你每、我们、你们、他们之类,每或们,也就是民或闽的转音。这一个名称,可能为人类同源说在语言上的一个佐证。

貉或作貊,从百,乃后起的形声字。貉、貊为入声字,古收K声。莫白切就是在氓民的尾音后面,加上了一个K的收声。貉如为形声字,它也只代表这个收声。据此言之,貉也应是氓、民的转音。因此貉族也就是从氓、民分化出来的一支。[5]

事实上,傅先生“‘民’之一词亦疑其本为族类之名”和徐先生“氓和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广大的土著部族……他们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广大的劳动人民”的观点,长期以来,学术界并非引起高度重视。就中国上古时期的情况而论,随着人群流动和族群混融,战国、秦汉时期,蛮、闽、貉、貊的语义不断发生变化,诸如《说文》释蛮“南蛮,它种,从虫”、释闽“东南越,它种,从虫”,释貉“北方貉,豸种也,从豸”,均为战国、秦汉时期后期之义。以蛮为例,先秦、秦汉时期文献中有百蛮①《诗·大雅·韩奕》:“以先祖受命,因时百蛮。”、群蛮②《左传》文公十六年:“庸人帅群蛮以叛楚。”、南蛮③《吕氏春秋·召类》:“尧战于丹水之浦,以服南蛮。”、北蛮④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“匈奴……居于北蛮,随畜牧而转徙。”、荆蛮(蛮荆)⑤《诗·小雅·采芑》:“蠢尔荆蛮(一作蛮荆),大邦为雠。”、楚蛮⑥《史记·楚世家》:“熊绎当周成王之时,举文、武勤劳之后嗣,而封熊绎于楚蛮。”等不同称谓,此外,战国、秦汉时期的文献中还屡有“八蛮”[6]861、“六蛮”[7]2616等名称,由此可知,“南蛮,它种,从虫”及“南方曰蛮”[8]1338的族群观念与先秦、秦汉时期的历史实际并不完全相符。由此可见,在人类社会的早期,和蛮、闽、貉、貊类似,民、氓实即最广大的“人”的统称。

值得注意的,和蛮、闽、貉、貊类似,“民”之语义也有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。《左传》昭公七年说:“天有十日,人有十等。下所以事上,上所以共神也。故王臣公,公臣大夫,大夫臣士,士臣皂,皂臣舆,舆臣隶,隶臣僚,僚臣仆,仆臣台。”周代“人”由于划分为不同的等级而日益复杂,“人”与“民”、“氓”的语义逐渐发生分野。如《国语·齐语》中,管仲将“民”区分为“士、农、工、商”,但其仍不足以概括所有的“人”。“四民”之外,显然还有王、君、诸侯等已不再称作“民”、“氓”,但作为“民”的主体则常常与“人”连称,沿用至今。

文章来源:《农民致富之友》 网址: http://www.nmzfzyzz.cn/qikandaodu/2021/0330/632.html

上一篇:农民魏强造出中国最牛的越野怪兽
下一篇:象牙海岸的可可危机

农民致富之友投稿 |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| 农民致富之友版面费 | 农民致富之友论文发表 | 农民致富之友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农民致富之友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